中國江蘇網訊 美麗農村需要雞鴨魚鵝,也需要清新空氣、潔凈的水。如何減少畜禽養殖業的污染,讓農村更美麗?江蘇近期出了新招。
近日,省環保廳和省農委聯合向各地政府發函,要求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平,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。
近些年來,江蘇畜禽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,規?;B殖水平顯著提高。但部分區域畜禽養殖廢棄物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和利用,畜禽養殖污染問題較為突出。
在畜禽養殖分區管理方面,優化畜禽養殖布局,宜養則養,宜減則減,科學劃定禁養區,完成落圖后告知經營者。根據各地區情況對區域畜禽品種和規模采取分區分類管理,特別提出在太湖流域、蘇中沿江和水系發達的環境敏感區、蘇北重點流域保護區實行養殖總量嚴格控制。對于確需關停的養殖場、養殖小區,須妥善安置。特別提出欄存期確需關停的養殖場,應在完成當期養殖后,再安排拆遷工作。
在清潔化養殖、糞污綜合利用和治理方面,各地要因地制宜大力推行清潔化養殖模式,從源頭減少污染。推進畜禽糞污有效收集及多元化利用,加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基礎設施建設,探索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市場機制,培育和發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產業。強化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,健全配套畜禽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,分散養殖密集區要建設畜禽糞便專業化收運體系、集中利用和處理中心,到2020年,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到90%。
在畜禽養殖污染監管方面,嚴格執行“三同時”及排污許可證制度,各地環保部門要指導和督促養殖場開展環境影響評價,并督促落實環保“三同時”制度,對設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規模養殖場,依法核發排污許可證,2019年完成畜禽規模養殖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。加強畜禽養殖污染監管,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納入日常執法監管范圍,嚴肅查處未開展環境影響評價、未開展檢查認定、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或排放不達標的畜禽規模養殖場,對養殖種類和數量、廢棄物產生、綜合利用和污染排放等情況予以登記備案,實行動態管理。
在督查指導和考核評價方面,制定相關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,建立激勵和責任追究機制,對生態消納還田利用糞污的畜禽規模養殖場,將無害化還田利用量作為統計污染物削減量的重要依據,構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績效評價考核制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