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縣義竹鄉的「張林素梅畜牧場二場」飼有1萬頭豬,現與能源公司合作,投資3000多萬元設置沼氣發電設備,不僅解決豬只排泄物問題,每年更能生產97萬5000度電,售予臺電可得382萬元,明年起售電價格每度將提高1.0876元,預計年收入將增100萬。
張林素梅畜牧場二場老板張重興指出,冬天氣溫太低,養豬的排泄物發酵效率低落,難以處理至可排放的標準,惡臭逸散也讓左鄰右舍抱怨連連,十分困擾,湊巧臺灣再生能源公司找上門與他談合作,讓他發覺沼氣發電不僅能解決污水問題,還有發電效益,相當看好,雙方便聯手做起這項綠能生意。
臺灣再生能源公司副總經理王榮哲表示,大約在20幾年前農委會曾推行過沼氣發電,但傳統的設備無法直接處理豬的排泄物,必須先讓固體液體分離,再把固體運到堆肥室發酵產生沼氣,過程會產生很多臭味,令人詬病,而且分離的作法也間接失去很多有機物,造成沼氣量減少,發電效率也比較低,一天頂多發電4小時。
王榮哲指出,現在他們從德國引進新型發電設備有攪拌加溫功能,可免去分離豬糞的工序直接入槽,得到的沼氣量更多,且一天24小時都可以發電,效率高的情形下,投資才能得到回報,整體而言這套設備不僅可以發電,還有污水處理及減碳的效果,
王榮哲也建議,若養豬場投入沼氣發電,基本要飼有5000頭豬以上的規模,例如張重興老板的豬場就有1萬頭豬,即使養豬量不夠,也可以多開發其他「輔料」來源,例如雞糞、生廚余、稻稈等也都能生產沼氣,而發電留下來的沼渣也有其利用價值,可以回歸土地澆灌作物。
王榮哲說,建置沼氣發電設備的費用需依養豬場的條件不同,而有高低落差,張重興老板的豬場大概花了3000多萬,已目前售電收益來說,大概10年可以回本,未來售電價格提高,回收會更快。